宋定伯捉鬼

干宝晋朝94

原文

  南阳宋定伯,年少时,夜行逢鬼。问之,鬼言:“我是鬼。”鬼问:“汝复谁?”定伯诳之,言:“我亦鬼。”鬼问:“欲至何所?”答曰:“欲至宛市。”鬼言:“我亦欲至宛市。”遂行。   数里,鬼言:“步行太亟,可共递相担,何如?”定伯曰:“大善。”鬼便先担定伯数里。鬼言:“卿太重,将非鬼也?”定伯言:“我新鬼,故身重耳。”定伯因复担鬼,鬼略无重。如是再三。定伯复言:“我新鬼,不知有何所畏忌?”鬼答言:“惟不喜人唾。”于是共行。道遇水,定伯令鬼先渡,听之,了然无声音。定伯自渡,漕漼作声。鬼复言:“何以作声?”定伯曰:“新死,不习渡水故耳,勿怪吾也。”   行欲至宛市,定伯便担鬼著肩上,急持之。鬼大呼,声咋咋然,索下,不复听之。径至宛市中下著地,化为一羊,便卖之恐其变化,唾之。得钱千五百,乃去。于时石崇言:“定伯卖鬼,得钱千五百文。”

注释


赏析

赏析   这是一篇有名的不怕鬼的故事,显系民间传说,选自《列异传》。   《搜神记》卷十六也收有此篇,题目略有改动,“宋定伯”作“宗定伯”。《太平广记》《太平御览》等类书中有所征引。   作品的主题是宣扬不怕鬼更要敢捉鬼制服鬼。   它通过逢鬼、骗鬼和捉鬼的描写,赞扬了少年宋定伯的机智和勇敢,说明鬼并没有什么可怕,人完全可以制服它,特别是在人们相信“人鬼乃皆实有”,“自视固无诚妄之别”的魏晋南北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干宝

干宝 (晋朝)

干宝(283―351年),字令升,新蔡(今河南省新蔡县)人,东晋文学家、史学家。著述颇丰,主要有《周易注》、《五气变化论》、《论妖怪》、《论山徙》、《司徒仪》、《周官礼注》、《晋纪》、《干子》、《春秋序论》、《百志诗》、《搜神记》等。干宝自小博览群书,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,奉命领修国史。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,升任散骑常侍。除精通史学,干宝还好易学,为撰写《搜神记》奠定基础。《搜神记》是部志怪小说,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,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。所谓志怪小说,正如鲁迅先生所说:“六朝人之志怪,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,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。”它记录了一大批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奇闻异事,内容生动丰富,情节曲折离奇,艺术价值很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