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好好诗

杜牧唐朝146

原文

谓之天下殊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。好好年十三,始以善歌舞来乐藉中。后一岁,公镇宣城,复置好好于宣城藉中。后二年,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。又二岁,余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,感旧伤怀,故题诗赠之。
我于大和三年在已故的吏部侍郎沈公任江西观察使的幕府供职。那时张好好十三岁,已经小有名气,刚因会唱歌而被编入乐籍。过了一年,沈公改官宣歙观察使,又把张好好带去安排在宣城乐籍。又过了两年,张好好被沈公弟弟著作郎沈述师以双鬟的年纪纳为姬妾。再后两年,我在洛阳东城重又见到张好好。感旧伤怀,就题了这首诗送给他。
君为豫章姝,十三才有余。
您是南昌佳丽人,当年十三才有余。
翠茁凤生尾,丹叶莲含跗。
像嫩绿凤尾刚生芽,像晕红莲花还含苞。
点击展示全部∨

注释

张好好:本为歌伎,与杜牧早年在江西幕府时相识。后来张好好得到沈传师的赏识,并随其来到宣城,与杜牧颇有往来。后来沈传师的弟弟纳张好好为妾,从此就与杜牧音信隔绝。大和(太和)七年(年),沈传师任吏部侍郎,宣城幕府中的僚属们也就各奔前程。直到五年后杜牧来到洛阳,才发现张好好早已被薄情的丈夫抛弃,在洛阳东城的一家酒店里卖酒。 大和:唐文宗年号(—),也作“太和”。 佐:辅佐。吏部沈公:沈传师,字子言,吴(
点击展示全部∨

赏析

暂无信息

作者介绍

杜牧

杜牧 (唐朝)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、散文家,是宰相杜佑之孙,杜从郁之子。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,授弘文馆校书郎。后赴江西观察使幕,转淮南节度使幕,又入观察使幕,理人国史馆修撰,膳部、比部、司勋员外郎,黄州、池州、睦州刺史等职,最终官居中书舍人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,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