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

郑板桥清朝164

原文

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 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

注释

1.署:衙门。 2.年伯: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,称"同年"的父辈为年伯。 3.中丞: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。 4.衙斋: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。 5.萧萧:拟声词,形容草木摇动声。 6.些小:很小,这里指官职卑微。 7.吾曹:我们。 8.一枝一叶: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。 9.关情:牵动情怀。

赏析

  该诗是一首题画诗,第一、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,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。"衙斋"说明自己身为官员;不言"官邸""府第"等,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,又有谦逊之意。忙中偷闲,静卧休息,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,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,萧萧作响,意趣横生,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。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,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,一个"疑"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,表达了他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郑板桥

郑板桥 (清朝)

郑燮(1693—1765年),字克柔,号板桥。自称板桥居士,清代画家、文学家。汉族,江苏兴化人。康熙秀才、雍正举人、乾隆元年进士。一生主要客居扬州,以卖画为生。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、山东潍县知县,有惠政。以请赈饥民忤大吏,乞疾归。其诗、书、画均旷世独立,世称“三绝”,擅画兰、竹、石、松、菊等植物,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,成就最为突出。他的诗清新脱俗,朴实泼辣。著有《板桥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