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

吕温唐朝164

原文

绿原青垄渐成尘,汲井开园日日新。 四月带花移芍药,不知忧国是何人。

注释

⑴贞元十四年:即公元798年,贞元为唐德宗年号。 ⑵垅:亦作"垄",田埂。成尘:田野严重干旱,土干尘起。 ⑶汲井:一作"汲水"。

赏析

      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(798年)。是时吕温中了进士,看到京城大旱,却有权贵之家带花移栽芍药,有感而作此诗吕温是一位颇具政治才能的历史人物,其文章和诗歌,都忠实地记录了他在政治斗争生涯中所留下的足迹。《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》是在他初踏入仕途的那年所作,诗中谴责了贵族特权阶级只顾自己享乐,不管人民死活,不忧国家前途的丑恶行经,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。诗意与杜甫"朱门酒肉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吕温

吕温 (唐朝)

吕温(771~811)字和叔,又字化光,唐河中(今永济市)人。德宗贞元十四年(798)进士,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,授集贤殿校书郎。贞元十九年(803),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。贞元二十年夏,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,在吐蕃滞留经年。顺宗即位,王叔文用事,他因在蕃中,未能参与“永贞革新”。永贞元年(805)秋,使还,转户部员外郎。历司封员外郎、刑部郎中。元和三年(808)秋,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,贬道州刺史,后徙衡州,甚有政声,世称“吕衡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