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筝

白居易唐朝137

原文

紫袖红弦明月中,自弹自感暗低容。 弦凝指咽声停处,别有深情一万重。

注释

夜筝:夜晚弹筝。 紫袖红弦:弹筝女子的衣袖是紫色的,筝弦的颜色是红的。 明月中:月光下。 自弹自感:弹筝人自己被曲中的情意所感动。 暗低容:满面愁容,低头沉吟的样子。 弦凝指咽:弹奏暂停的状态。

赏析

  若要把白居易《琵琶行》裁剪为四句一首的绝句,实在叫人无从下手。但是,《琵琶行》作者的这一首《夜筝》诗,无疑提供了一个很精妙的缩本。   “紫袖”、“红弦”,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。以“紫袖”代弹者,与以“皓齿”代歌者、“细腰”代舞者(李贺《将进酒》:“皓齿歌,细腰舞。”)一样,选词造语十分工整。“紫袖红弦”不但暗示出弹筝者的乐妓身份,也描写出其修饰的美好,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。“明月”点“夜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白居易

白居易 (唐朝)

白居易(772年—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山西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,葬于香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