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秋娘诗

杜牧唐朝152

原文

杜秋,金陵女也。年十五,为李錡妾。后錡叛灭,籍之入宫,有宠于景陵。穆宗即位,命秋为皇子傅姆。皇子壮,封漳王。郑注用事,诬丞相欲去己者,指王为根。王被罪废削,秋因赐归故乡。予过金陵,感其穷且老,为之赋诗。
杜秋是一个金陵女子。十五岁时,做了李錡的侍妾。后来李錡叛乱被诛,杜秋籍没入宫,受到宪宗的宠爱。穆宗即位,命杜秋为皇子李凑的保姆。皇子成年以后,封为漳王。郑注当权,诬陷丞相阴谋排除异己,指控漳王是祸根。漳王得罪后,被废除王号,削去封地。杜秋也因此放归故乡。我经过金陵,感叹杜秋困穷年老,为她作了这首诗。
京江水清滑,生女白如脂。
京江流水清且滑,生出女子白如脂。
其间杜秋者,不劳朱粉施。
中有名叫杜秋女,更不需用脂粉施。
点击展示全部∨

注释

金陵:此指今江苏镇江。唐代镇江为润州,又叫金陵。 李錡(qí):唐顺宗时任镇海节度使,元和二年(807年)反,兵败被杀。 景陵:指唐宪宗。 穆宗:即李恒,唐宪宗之子。 皇子:指唐穆宗子李凑,封漳王。傅姆:保姆。 郑注:唐文宗时宦官王守澄的门客。用事:当权。 京江:润州古名京口,故长江流经润州城北一段称京江。 不劳:不用。 老濞(bì):指刘濞,此处用以喻李錡,含贬意。 双眉:一作“蛾眉”。指女子。
点击展示全部∨

赏析

  全诗一百一十二句,可以分为两个部分。从开始到“夜借邻人机”为第一部分,写杜秋生平。这一部分以叙事为主,但叙事中又有抒慨。   首先,作者刻画出了一个美貌的少女形象。在山清水秀的镇江,有一位女子天生丽质,她就是杜秋。她在美女如云的镇海军节度使李錡(诗中以叛乱被杀的汉吴王刘濞喻指)的后庭中,深受宠爱。她手持玉杯劝酒,李錡欣然陶醉,然后又唱起《金缕衣》:“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。有花堪折直须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杜牧

杜牧 (唐朝)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、散文家,是宰相杜佑之孙,杜从郁之子。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,授弘文馆校书郎。后赴江西观察使幕,转淮南节度使幕,又入观察使幕,理人国史馆修撰,膳部、比部、司勋员外郎,黄州、池州、睦州刺史等职,最终官居中书舍人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,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