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项斯

杨敬之唐朝889

原文

几度见诗诗总好,及观标格过于诗。
多次读到你的诗总是觉得很好,等见过你后觉得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。
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。
平生不知道掩盖别人的优点,所以无论到哪里逢人就赞扬项斯的人品。

注释

⑴项斯:字子迁,晚唐诗人,台州府乐安县(今浙江仙居)人。 ⑵度:次。 ⑶标格:风采,指一个人的言语、行动和气度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重言》:"吾特收远名于万代,求知己于将来,岂能竞见知于今日,标格于一时乎?" ⑷不解:不会。善:这里指品质、言行、文学方面的优点。  

赏析

  文学赏析杨敬之的诗,《全唐诗》仅存二首,其中这一首极为后世传诵,并且因为众口争传,逐渐形成人们常用的"逢人说项"这个典故。杨敬之在当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,而这首诗却真心实意地推荐了一个"未为闻人"的才识之士。他虚怀若谷,善于发掘人才;得知之后,既"不藏人善",且又"到处""逢人"为之揄扬,完满地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品德。首句"几度见诗诗总好",是衬垫之笔,也点出作者之知道项斯,是从得见其诗开始的;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杨敬之

杨敬之 (唐朝)

杨敬之(约公元八二o年前后在世),字茂孝,祖籍虢州弘农(今河南灵宝)人,安史之乱中移家吴(今苏州)。唐代文学家杨凌之子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宪宗元和末前后在世。宪宗元和二年(807)登进士第,平判入等,迁右卫胄曹参军。元和十年在吉州司户任,累迁屯田、户部郎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