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增田涉君归国

鲁迅近现代173

原文

扶桑正是秋光好,枫叶如丹照嫩寒。
你的祖国正值风景美丽的秋天,枫叶在微寒的秋光映照下更加红艳。
却折垂杨送归客,心随东棹忆华年。
我却想象古人那样折柳给你送别,心则随着东去的船回忆起在日本度过的青年时代。

注释

增田涉(1903-1977):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,曾任日本根岛大学、关西大学等校教授。1931年他在上海时,常向鲁迅请教翻译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等方面的问题。著有《中国文学史研究》、《鲁迅的印象》等。 扶桑:日本的别称。《南史》:"扶桑国者,齐永元元年,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,云:扶桑国在大汉东二万余里,地在中国之东,其土多扶桑木,故以为名。" 丹:红色。嫩寒:微寒。 折垂杨:古人折柳赠别。《三辅黄
点击展示全部∨

赏析

  创作背景据《鲁迅日记》1931年12月2日:"作送增田涉君归国诗一首并写讫,诗云:扶桑正是秋光好……。"增田涉于1931年3月来到上海。由内山完造联系,见了鲁迅,直接向鲁迅请教鲁迅所著《中国小说史略》、《呐喊》、《彷徨》和杂文、散文等有关问题。从3月中旬至7月中旬,鲁迅每天下午抽出三小时左右,用日语向他讲解。他们相处很融洽,友谊渐增。鲁迅后来在《中国小说史略日译本序》中,回忆这段时光说:"大约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鲁迅

鲁迅 (近现代)

鲁迅(1881年9月25日-1936年10月19日),原名周樟寿,后改名周树人,字豫山,后改豫才,“鲁迅”是他1918年发表《狂人日记》时所用的笔名,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,浙江绍兴人。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,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,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。毛泽东曾评价:“鲁迅的方向,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。”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、文学批评、思想研究、文学史研究、翻译、美术理论引进、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。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,蜚声世界文坛,尤其在韩国、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,被誉为“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