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从兄郜

方干唐朝189

原文

道路本无限,又应何处逢。
人生的道路本就无限漫长,我又该在何处与你相逢呢?
流年莫虚掷,华发不相容。
时光匆匆流逝,我们不应该虚度光阴,因为青春和白发不会宽容等待。
野渡波摇月,空城雨翳钟。
在荒野的渡口,波光粼粼的河水摇曳着月亮的倒影,空寂的城中,雨水笼罩着钟楼,传来沉闷的钟声。
此心随去马,迢递过千峰。
我的心随着远去的马匹,越过重重叠叠的千座山峰。

注释


赏析

  诗歌首联,感慨人生道路多而漫长,天下之大,不知何时才能与堂兄再次相见。表达了与从兄分别后不知何处能相逢的伤感。第二联希望珍惜时间,千万不要虚度,不然头发花白也难再相见,表达了岁月不等人,与从兄不知何时能相逢的伤感。这两句长于比拟,前句以抽象的、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的时间,比作可任人随意抛掷的物体,后句以无主观感情可言的华发拟人。两个比拟手法的运用,既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,又使之显得生动活泼。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方干

方干 (唐朝)

方干(836—903),字雄飞,号玄英,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。睦州青溪(今浙江淳安)人。为人质野,喜凌侮。每见人设三拜,曰礼数有三,时人呼为“方三拜”。徐凝一见器之,授以诗律。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。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,缺唇,卑之。懿宗咸通中,隐居会稽镜湖。有诗集。